幾乎每一個美食網不例外都有「美食評分」的功能,但我很好奇,網站業者有想過美食評分是給網友看還是給店家看?

  「網友作參考,店家做改善。」應該是主流的答案吧,但事實真是如此嗎? 我個人倒不認為是這樣,事實是「美食評分只是單向網友發洩的管道」,為什麼這麼駭人聽聞?我沒讀過心理學,實在是身邊太多朋友實屬激進派,他們給了我這樣的靈感。舉例來說:如果服務生送上來的飲料倒太滿甚至滿出來,你只會趕快擦一擦,然後繼續跟朋友聊天;但是如果今天服務生送上來的飲料只有7分滿又都是冰塊,你的神經線可能馬上會被觸動心裡開始嘀咕,如果接下來餐點又不好吃、服務生態度又很差,這時候你只想馬上奔回家上線,昭告天下網友控訴店家的種種罪行。不知道你曾經有沒有這種衝動過?

  這樣看來大部分的商家其實很冤枉,他們累積了99張好人卡,結果壞在一顆老鼠屎(也許服務生那天失戀晃神),不巧又遇到編故事的高手,可憐故事被編的高潮又迭起,想想那些好人卡的稱讚詞,每張不超過5個字,不外乎:服務好、不錯、好吃...,要不是為了得紅利換贈品,誰有閒功夫打這幾個字呀,況且這些平凡又善良的詞句,哪吸引的了生活苦悶的網友,只有那篇文情並茂的遭遇,超得網友的注目點閱率不斷創新高。 店家這時候只有一個詞可形容:「賠了夫人(錢)又折兵(信譽)」,一張壞人卡的威力不容小覷呀。

  只有可歌可"氣"的故事,才會在網友的行動中馬上展現;飲料滿出來是應該,少0.00001毫升是佔便宜,這道理老闆們什麼時候才會明白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tord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